玉树藏族自治州:雪域高原亮文化底蕴 江河之源扬文旅新帆-连环夺宝官方版下载

发布时间:2023-03-23 17:58:20丨来源:三江源报丨作者:秋菊 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在这个春天,玉树文化和旅游之花正在灿烂绽放。

高原的冰雪正逐渐消融,在这个春天,玉树文化和旅游之花正在灿烂绽放。3月23日,全州各地期盼已久的玉树州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如约而至,这是一场促进全州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具有高点站位、地域特色、时代特征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的盛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和旅游产业高速发展,良好的发展局面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头”“名山之宗”的玉树,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元的民俗风情,独特的高原自然景观,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文化旅游产品全面升级,正在走向一条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这十年,玉树文旅攻坚克难、硕果累累

一路辛勤耕耘,一路高奏凯歌。全州已初步形成了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统领,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民俗风情体验区等为载体的多类型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目前,初步探明并列入规划的旅游资源有283处,已挖掘整理可供游览的旅游重点景区(点)50余处,全州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7个,2a级景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

把州府所在地玉树市作为三江源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核心城市来打造,坚持“先建先试点先见效”原则,推进文化商业街的落实落地,打造“结古十景”一日精品游,构建便捷“生活圈”,完善“旅游商业服务圈”,体现旅游“六要素”的“小圈”带“大圈”。推动玉树新寨嘉那嘛呢风情小镇、称多拉布文旅小镇、囊谦红盐特色商贸小镇、杂多昂赛雪豹小镇、治多长江第一湾摄影小镇、曲麻莱玉珠峰登山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在打造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文化传承、高原风光的特色小镇上有起色、出亮点。启动建设全省首个博物馆特色小镇,组建博物馆联盟,有效整合博物馆文物资源,加强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整体提升。以古村落特色驿站、旅游环线节点驿站、藏家乐风情体验驿站为重点,全州规划新建特色驿站23处,2022年确定新建驿站13处,总投资1500万元。

近年来,本着“绿色感恩、生态报国”的理念,玉树文化旅游成绩捷报频传,先后获得17项国家和省级以上表彰奖励。成功举办玉树漂流世界杯、玉树高原漂流世锦赛、玉树赛马节暨雪域格萨尔文化艺术节和三江源水文化节、七届国际越野行走世界杯等一系列节庆赛事。

随着“生态红线”“退耕还草、退牧还草”等政策的实施,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入贯彻以及文化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玉树州众多牧民也积极地投入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当中。玉树州各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形式多样,包括环圣山、圣湖开展游牧行项目;鼓励开发打造精品民宿,发展自驾营地旅馆接待;旅游车辆租赁;担任景区管护人员、导游及酒店服务人员等。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结合“1+99%”玉树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新模式,推动玉树生态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推出了“旅游+农牧+扶贫”的游牧行项目,既为牧区群众带来了收入,又为游客提供了最本源的生态体验,有效增强了牧区群众和外来游客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的意识;州县联动,发挥一市五县优势,深度挖掘“小乡村、大文化”打造小规模、大特色、重内涵的品牌节庆活动,为推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建设迈出了第一步。

这十年,玉树文旅守正创新、融合发展

玉树州遵循“高位谋划、系统施策、统筹推进”原则,依托国家级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突出生态资源,注重区域特色,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新风,统筹做好文旅融合文章,推进全域、智慧旅游发展,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文化精品。

注重挖掘传承,文化遗产不断传承保护。非遗整体性保护工作抓示范带动,“中国藏族马术之乡”、“中国藏族山歌之乡”、“中国藏族书法之乡”、“中国藏族桌舞之乡”等佳誉先后落地玉树。

目前,玉树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增至12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增至54项、列入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10多项,完成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21项、新发现非遗资源近270项,建立四级名录及新发现资源档案596个、传承人及新发现传承人档案730个;全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增至13人、省级传承人增至38人、州级传承人增至101人、县级传承人216人。玉树境内已公布和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点共有576处,即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7处(其中玉树古墓群含20处墓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县级文保单位275处,一般文物点245处。

注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惠民不断深入人心。玉树州深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文化设施、支持艺术创作、打造文化品牌、促进艺术交流、保护文化遗产,为玉树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灵动的活力,玉树独特的软实力正在释放无限魅力。目前全州共有艺术事业机构5个,图书馆6个,群众文化机构7个,足以让玉树人民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玉树州博物馆馆藏数达1500件,共接待游客12余万人次;州图书馆建筑面积扩充至4333平方米,馆内藏书47万余册,其中电子图书37万册,纸质图书约10万册。读者到馆人数累计达6万人次,借阅书籍近8万多册。同时,玉树州博物馆也经常举行博物馆日、非遗日等特色活动,成为全州文化气息最浓厚的地点。推进智慧化、精细化城市管理服务,进一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服务水平,为群众和游客提供了更加智能的信息服务、优质的旅游环境、多元的出行工具和安全的社会保障。

注重文艺精品创作,文化旅游不断深度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要求,创作并推出了《卓玛姑娘》《嘉洛婚俗》《玉树不会忘记》《雪豹王子》《音画玉树》《爱情的证悟》等一批优秀剧目。文化源于生活,生活滋养文化,生活在青山绿水间的草原儿女用着自己独特的方式传承发扬着宝贵的民族文化。这十年来,玉树州共开展各类广场演出、展出展览、文艺表演等大中型活动300余场次,组建健身队伍30支、业余文艺团队40支。“玉树传统赛马节暨格萨尔文化艺术节和水文化节”“中华水塔万人徒步越野赛”“三江源冰沙嘛呢节”“蕃巴秀时装周暨中国藏模大赛”“玉树国际虫草节”……提起新玉树,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体活动令人目不暇接。

这十年,玉树文旅不忘初心、勇毅前行

新时代的壮美画卷,一定是由千千万万的努力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来推动玉树文化旅游业稳步前行谱新章。

启动智慧文旅大数据平台,将玉树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和“六要素”实现网络链接,“一部手机知玉树”即将变为现实。举办玉树藏族自治州文创大赛,大力度、深层次、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文化旅游研发推介和文旅产品展销,让文旅“走出去”,把投资“引进来”。探索建立文旅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培养精旅游、懂文化、善经营的本土人才队伍,一批文化带头人入选全国文化能人名录,组建玉树藏族自治州文旅融合发展智库,打造懂经营、会管理、能带头的文化旅游经营团队,成为玉树文旅的宣传者、组织者和带头人。

注重宣传推介,文旅品牌不断提升影响。以传统赛马会为基础,首次举办“大美青海、江源玉树——三江源生态文化旅游节”,打造“大活动引领、小活动不断”“州有引爆、县有品牌、乡有特色”的集中文体活动,吸引游客,拉高人气,促进消费,扩大影响,切实推进文旅由“消耗性”向“消费性”转变,在内外循环中让广大农牧民享成果、得实惠。积极参与青洽会、北京旅游博览会、昆明旅博会、深圳文化博览会等省内外重大展会营销活动,有效增强玉树文旅传播力和吸引力。以“青海次中心机场、康巴地区中心机场、高原最美支线机场”为目标,发挥玉树机场区位优势,协调推进航空主业与玉树文化旅游高端产品相互支撑,率先试点航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利用黄河、长江、澜沧江流域水系,打造玉树市城际、杂多澜沧江、囊谦吉曲、治多、曲麻莱长江峡湾群漂流品牌,增加文旅高端精品业态。

文化铸魂,自信逐梦。走过十年,玉树文化旅游事业乘势而上,与时代同频共振,不断焕发活力,一幅彰显玉树精气神的宏伟画卷即将在高原大地徐徐展开,江源玉树正奋力推动全州文化旅游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

(文:秋菊 ,原标题:雪域高原亮文化底蕴 江河之源扬文旅新帆——写在玉树州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之际)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