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致敬兴安岭上的老兵-连环夺宝官方版下载

发布时间:2023-08-01 16:30:00丨来源:兴安日报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走近6位老兵,书写他们的人生经历,聆听他们的声音。

在大兴安岭,在兴安盟,大家提起老兵,无不敬佩、敬仰。他们是战争时代的亲历者,他们是和平时代的建设者,他们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用血肉之躯为和平而战,为后人矗立起精神的丰碑。他们心里,有述之不尽的爱党爱国爱民的情怀。他们的人生,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艰辛历程密切融合,融入了镌刻着砥砺前行、接续奋斗的历史印记。 

在建军96周年之际,记者走近6位老兵,书写他们的人生经历,聆听他们的声音。记住他们,是对那段峥嵘岁月的缅怀,更是对这些共和国保卫者、建设者最好的礼赞。

丁行璋:从天府之国到“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


92岁的丁行璋老人,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在和记者的交谈中,爽朗的笑声让人依稀感受到她年轻时美丽的模样。

1949年12月,在解放战争的炮火声中,天府之国成都迎来了解放。在欢迎解放军入城的熙熙攘攘的热情民众中,就有成华大学(现西南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系学生丁行璋和她的同学们。很快,解放军征兵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校园,风华正茂的丁行璋和同学们相约一同报名参军,报效祖国。

丁行璋年轻时照片

1950年1月,19岁的丁行璋正式参加解放军,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十九师。

入伍两年后,自参军起便决心矢志报国的丁行璋终于等来了机会。1953年1月,丁行璋奉命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老人对进入朝鲜的那天晚上印象很深:“终于有了入朝的机会,大家都很高兴。我们从大西北一直行进到鸭绿江边,一路上情绪高昂。可是到了战场上就不一样了,一过鸭绿江,所有的灯光都没了。火车在龟城停车,我们全部背着行李步行,走了整整一夜才到了目的地泰川……”

丁行璋所在部队承担着修复被美军炸毁的铁路任务。入朝的时候是最冷的季节,很多铁路被炸成一截一截,桥梁也被炸塌了,几乎没有完整的。在严寒天气里,只要铁路被炸毁,战士们就一起不分白天黑夜地修复铁路。

“桥梁、铁路被炸了,我们就到处跑着去抢修。这条路没修好,就会接到另一条路的紧急抢修任务。”丁行璋说,“有时睡到半夜会突然被叫醒,要赶去修桥。”在艰苦的修路修桥工作之余,丁行璋还在业余时间给战士们授课,教大家识字写字。

“那时候,我们刚刚建国,战士们还没来得及接受更好的文化教育,部队中有很多的战士甚至基层的连长、排长等军事干部都还没有多少文化,字都不认识多少个。”丁行璋说,“在朝鲜战场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战士们仍然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到今天还是让我难以忘记。”

1954年3月,丁行璋回国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五师文化教员。1955年5月转业地方,先后在兴安盟呼和马场、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工作。

战争时期奉献芳华,和平年代桃李满天下。60年代初,丁行璋从呼和马场妇联主任岗位被派到学校任教。她曾任过英语、物理、政治等科目的老师,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其中记忆最深的是一位名叫黄强胜的学生。黄强胜的家境困窘,不能继续读书,丁行璋便把黄强胜带到家里,像对待自家的孩子一样,照顾他生活,为他辅导功课,激励他上进。在她的帮助下,黄强胜考上了阜新矿业学院,后来又成为北京矿业学院研究生,再后来获得美国圣地安那大学地学博士学位。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芳华。丁行璋说:“我就想好好活着!现在国家越来越好,人民安居乐业。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记住那段历史,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国家的发展要靠后人的努力!”

图片

张汉杰:身披戎装守家国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年多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以英勇奋斗的献身精神,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70年多后,亲身经历了那场战争的老兵张汉杰坐在家中,缓缓讲述着那段荣光往事。今年88岁高龄的他虽已头发花白,但是头脑清晰,双眼炯炯有神,镌刻在记忆深处的往事历久弥新。 

张汉杰是河南商丘人,1935年4月出生。1951年2月,16岁的张汉杰参军入伍,服役于65军193师炮团指挥连,当年9月,张汉杰随部队入朝,驻扎在开城一带。“我们在开城南部的一座大山上,山上能清楚地看到整个板门店。”张汉杰回忆道,“那个时候五次战役已经结束,整个战场转入防御,为接下来的谈判做准备。” 

张汉杰与战友

大规模战役虽然已经结束,敌我双方的交锋却从未停止,张汉杰和他的战友们开始修建防空洞,为应对下一阶段的战况和谈判做准备。“那是个很大的工事,一千多米标高的一座大山几乎都被掏空了。”讲到这一段,老人的脸上隐隐有些自豪,“防空洞里有不同的功能分区,运转起来井然有序,几乎像一个小城市了。” 

在这个庞大工事的最顶端是观察所,也是张汉杰的任务所在。他在炮兵部队中担任观察员,是炮兵的眼睛。因此他需要时刻盯紧对面,注意敌人的每一丝风吹草动。一次,在张汉杰在观察中发现对面的战壕中有敌人在吃饭,人数并不多,但他们会从侧边绕到山后去,他据此判断山后还隐藏着其他的敌人。于是,张汉杰当机立断在地图上标注了敌人方位交给了阵地上的战友,一阵炮击过后,敌人在视野中消失了,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张汉杰随部队回到国内。1958年3月,张汉杰转业。8月,进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专业学习。4年后毕业,进入索伦军马场工作。从此,张汉杰在农垦这片天地扎下了根,把他所有的知识和热情都浇灌在了这方天地间。1995年11月,张汉杰从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退休。 

如今的张汉杰依然保持着军人本色,生活朴素,每天都要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如今的生活比我们那个时代好太多了,”张汉杰说,“国家繁荣富强,百姓衣食无忧,我能够在这里安享晚年,很知足了。”  

李明生:在中越边境,我战斗在“八十年代的上甘岭”


“一朝是军人,终身是军人,虽然今年已经68岁了,但我仍然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只要祖国需要,我们义无反顾;只要人民需要,我们奋勇当先!”7月21日,兴安盟老兵宣讲团成员李明生结合自己的军旅生活和参战经历,分享了他的家国情怀和故事,为科右前旗科尔沁社区的退役军人、消防员、人民警察、职工和青少年上了一堂十分有意义的红色课程。

68岁的李明生,1974年12月参军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35293部队,服役期间因参加国防施工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两次。

李明生在中越边境老山地区参与对越防御作战

1985年,李明生随部队前往中越边境老山地区,参与对越防御作战。

当时的中越边境战场战斗环境艰苦、复杂,到处都是雷区,被称为“八十年代的上甘岭”。前线炮火猛烈,战士们便在阵地上挖出一个个“猫耳洞”,这种中越边境前线最普通、最常见的掩蔽工事,深不过几米到几十米,便是战士们的栖身之所。就是在这种阴暗潮湿闷热的“猫耳洞”里,李明生和战友们整整坚守了240天,期间打退敌人大大小小100余次进攻。在著名的9.23战斗中,李明生击毙敌人7名,荣立二等功。 

1993年,李明生任兴安盟武警森林支队副支队长。那一年,大兴安岭红花尔基发生火灾,大火被扑灭又复燃。李明生与120名队员乘坐直升飞机到达火场上方。面对熊熊烈火,李明生毫不畏惧,与战友们奋战了整整一天一夜,终于扑灭大火,圆满完成任务并荣立三等功。

2000年,李明生从兴安盟武警森林支队退休。退休后,李明生也没有闲下来,他担任了乌兰浩特市第十三中学名誉副校长、和平二小校外辅导员,结合自身参战经历多次为学生讲述国防教育知识。作为老兵宣讲团成员,李明生多次参加盟内的宣讲活动。他说:“虽然我个人力量有限,但我还是想尽我所能,让青少年了解我军我党的光荣历史,让他们从小就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红色基因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我们祖国的历史,党的历史,军队的历史,让他们有理想,有信念,有血性。” 

马俊清: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孩子们,你们知道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的吗?因为它是国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在98岁高龄的老战士马俊清家中,几个孩子围绕在老人身前,认真聆听他讲述着自己的革命经历。

马俊清1926年4月出生,1945年7月入伍。服役于参加冀东独立七旅,1946年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军旅生涯中,先后参加大小战役20多次,1947年,马俊清参加河北堂二里战斗并荣立三等功。

马俊清在乌兰浩特市柴油机厂工作

讲起在河北堂二里的战斗,老人记忆犹新。战斗从早上打响,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多钟。听到敌人的枪声稍微弱了一点,马俊清和两个副班长就自动冲锋,冲进了敌人的堡垒。面对着龟缩在堡垒中的敌人,马俊清拿着四颗手榴弹喊话,告诉他们缴枪不死优待俘虏,要相信共产党的政策,把嗓子都喊哑了,敌人却仍然负隅顽抗。面对近在咫尺的敌人,马俊清不怕生死,和战友们一起冲了进去,缴获敌军重机枪一挺、步枪十二支。1948年1月,在参加第二次解放徐水战斗中,马俊清左腿负重伤后转入地方。

来到地方后,马俊清先后到乌兰浩特市柴油机厂、乌兰浩特市钢铁厂炼铁车间工作,在炼铁车间先后担任车间副主任、主任等职务。他甘愿做建设伟大祖国的一块钢铁,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努力奉献,毫无怨言。在平凡的岗位上,马俊清兢兢业业,多次获得盟、市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称号。

1983年,马俊清站完最后一班岗,从工作岗位上退休。退休后,马俊清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过简朴生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他积极参与践行社区的各项党建和志愿服务活动,无论是文明创建、教育下一代,还是社区红色宣讲,讲授党课,他都身先士卒,竭力奉献。

“只要我还在一天,我就会继续为党和国家、为教育下一代做力所能及的事。”马俊清坚定地说。 

董兴祥:战争年代,我奔赴战场;和平年代,我是“共和国的养马人”


在乌兰浩特市八里八地质队小区的居民楼里,记者见到了抗美援朝老兵董兴祥。他神采奕奕,依稀可见当年“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远赴朝鲜保家卫国的风采。说起抗美援朝的经历时,他仿佛又回到了青年时代。

为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1958年1月,董兴祥如愿应召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志愿军327部队;2月,他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那一年,董兴祥19岁。

董兴祥年轻时照片 

在董兴祥跟随部队到达朝鲜时,朝鲜战场已经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是志愿军战士们仍然需要进行营房建设、坑道施工,需要大量木材,董兴祥所在的连队也承担木材加工任务。在朝鲜的日子里,他站岗放哨,保障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帮助当地居民解决生活困难,发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与当地百姓建立了深厚感情。

军马是战士们无言的战友。1965年9月,董兴祥退伍转业来到跃进军马场,成为“共和国的养马人”。

已经在部队兽医学校进修过的董兴祥很快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了工作中。还记得,在当年的跃进军马场,军马们时常会患上马肠梗阻,这种疾病治愈率很低,看着一匹匹本应自在驰骋的军马因病倒下,董兴祥心痛不已。于是,他开始尝试攻克这种病症,服药、打针、按摩……军马的病情始终没有好转。董兴祥决定孤注一掷,尝试对患病军马实施手术。“手术效果很好,痊愈的军马完全可以正常服役。”董兴祥说。

除了在军马场工作,董兴祥还义务地为附近村庄的老乡们医治牲畜。在跃进军马场的30多年时光里,他撰写了《绵羊采食红花引起流产》《公马养育的新方法》等论文。并在国家级刊物《中国兽医杂志》、省级刊物《内蒙古当代畜牧业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1999年,董兴祥从跃进军马场退休。如今,他和老伴一同安享晚年,四个儿子也都在各自的领域为国家建设发光发热。 

张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署,历时3年多的朝鲜战争宣告结束。战争的阴云虽早已散去,但历史不能忘却。记者走进耄耋老人张春的家,去聆听那段埋藏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的青春与热血。

身上至今仍有30多块弹片在体内无法取出的老兵张春感慨地说:“很多战友牺牲在朝鲜,我能活着回国,已经是极大的幸运了。

张春年轻时照片

今年90岁的张春,1949年9月参军入伍,服役于27军81师3营5连。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20岁的张春和他的战友们唱着激昂的战歌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

“作为军人,终于能加入战斗,为国而战的心情特别高昂。”张春说,“那时候敌机轮番轰炸,白天用来休息,等天全黑下来才能行军。朝鲜冬天的晚上很冷,气温很容易就能下降到20℃以下,严寒刺骨,但战友们斗志昂扬,意志坚定,没有人退缩。”

1951年5月,张春随所在第9兵团在东线参加第五次战役。参战期间,在汉城附近,他与战友一同执行防守作战任务。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战士们没有丝毫胆怯,和敌人奋力拼杀。白天敌人火力猛烈,张春和战友们躲在挖好的战壕内坚守,等到晚上敌人睡觉时在再趁机反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就在这样反反复复的拉锯战中,他们共击退敌人四次冲锋。“粮食不够,武器也没有美军先进,但我们都不惧怕牺牲,有决心就能打胜仗。”张春说。 

就在张春全力以赴攻击敌人时,一颗炮弹落在他身边,飞溅的弹片击中了他,他当即血流如注,身负重伤,退出了战场。由于战场的恶劣环境,张春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后经检查,张春的臀部、腰部、腿部中弹,至今仍有30多块弹片在体内无法取出,评定伤残等级六级。经此一战,张春离开前线,回国在华东军区后勤医院接受治疗之后,进入华东军区荣军学校接受了文化教育。1952年9月,张春退伍,退伍后在包头运输公司工作,后因家人在兴安盟,调至兴安盟运输公司工作,直至退休。

回忆起过去,老人一直都很平静。只是当老人再一次换好军装准备拍照时,他深情地抚摸着军装和奖章,眼中闪现隐隐的泪花。

(文:包一婧,图:包一婧、兴安盟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