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嘱托:实现绿色发展关键要有平台、技术、手段。
9年来,蒙草人牢记嘱托,秉承小草扎根的精神,用乡土种源修复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努力做好特色种业。
内蒙古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建成
加快向“国家级”目标迈进
今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印发的《关于支持呼和浩特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实施草种业发展行动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创建中国草业种质资源库、国家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培育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产业链。
内蒙古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科研实验室
内蒙古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科研实验室
2022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批复成立。内蒙古正积极推动筹建国家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目前,“一园区、三平台、四中心、n基地”的建设布局已初步构建,将为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引领作用。
建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
“保育繁推”软硬件有保障
建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内蒙古分库、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保存乡土植物种质资源1694种,4.8万份;标本4000种,近12万份;土壤140万份,为选育抗逆性强、经济性能好、可用于规模化生态修复的乡土草品种提供种源保障。
-18℃的长期库,可保存种子活力50-100年
标本库
土壤库
中国北方植物种质资源研究院
西藏高海拔植物种业研究院
三秦乡土植物种业研究院
草原生态种业研究院
西北沿黄流域特色植物种业研究院
2022年,3万平方米生态样本储存基地(草种业中试馆)投入使用
审定国家及自治区草品种27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6项。18个种质材料分别搭载嫦娥五号、神十三、神十四进行航天诱变。引种驯化乡土植物200种,应用于各类型生态修复。
航天育种试验
建设优质良种繁育基地6.4万亩,制种车间64个,33万余平方米,形成了高效生产配套技术,种子产量平均提高10%以上,草种生产能力逐年提升。
乌拉盖乡土草种繁育基地
草种业专利位列全球第六
“知产”变“资产”
凭142项草种业相关专利量,名列全球草种业主要创新主体第6名。编制标准近500项,累计申请专利585项,获评2022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名列全球草种业主要创新主体第6名
专利技术涉及育种、扩繁、应用等草种业“保育繁推”创新链中的关键环节。
总结科研及生态修复实践经验,研究建设种业“保育繁推”标准体系。
创新生态产品品类
广泛应用、精准修复生态
草儿长得好,牛羊吃得壮,牧民在家就能用的种子包;让家庭小院美丽大变身的种子包。
种子包系列生态产品
应用数字种业体系,让草原、矿山、荒漠修复选种用种更高效、精准、便捷,累计修复各生态类型3000万亩。
数字种业平台
曾经的荒滩石场,如今成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
百年老矿绿色蝶变
招蜂引蝶,招鸟唤兽
打造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生态恢复不是改造与征服,而是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还原自然,打造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理念融入北京世园会、荷兰世园会、上海花博会、小草公园中。
2019年北京世园会,蒙草设计、实施、管护的内蒙古三个展区,分获组委会银奖和最高奖项(组委会大奖)。
2022年,呼和浩特市小草公园获评内蒙古网红打卡地。
牢记嘱托 小草扎根
做好我们的种业
脚上有泥、身上带土、眼里有绿。蒙草人初心不忘,在青藏高原、在乌拉盖草原腹地、在扎赉诺尔百年矿区,深扎根,扎深根。
一颗小小草种,就是生态修复的希望,是种源自主自强的希望。小草牢记嘱托,做好生态修复,做好我们的种业。
(原标题:我们这9年:小草扎根,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