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河南县:修复治理克其合滩极度退化草地取得明显成效-连环夺宝官方版下载

发布时间:2023-02-15 08:56:18丨来源:中国绿色时报丨作者:宋晓英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青海是我国重要的高寒草地分布区,对我国乃至亚洲东部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度重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了系列工程,开展了退化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治理。

青海省林草局发挥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生态保护与恢复项目作用,支持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周华坤团队依据“近自然恢复”的原则和理念,从返青期和结实期围封、乡土草种种质资源收集、补播物种功能搭配、补播方式创新、基于生态监测和有限时间围栏封育的管护等方面,通过“人工适度干预 近自然恢复”合理有效配置,对河南县克其合滩极度退化草地进行修复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河南县拥有高寒草甸类草原965.85万亩、山地草甸类草原26.46万亩,高寒草甸类草地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97%,以莎草科植物为优势种。

在克其合滩中轻度退化草地,研究团队实施了鼠害防治与控制,围栏封育,降低放牧压力,开展免耕补播和菌肥添加,在不破坏原生植被草毡层的条件下,采用耙耱将种子和有机肥埋入表土。

修复当年,克其合滩退化草原补播区出苗达每平方米509株,植被盖度达到92%;免耕补播区出苗达每平方米485株,植被盖度达到87%;微耕及人工种植的黑土坡出苗达每平方米481株,植被盖度达到86%。2022年,项目区平均产草量达每亩693.4公斤,退化高寒草地的生产、生态功能得到协同提升和恢复。

基于生态监测,研究团队实施了精准管护策略,进行土壤养分及微生物调控,确定围栏封育时间和放牧强度,从而促进近自然恢复草地的长期保护和利用,实现退化草地修复的可持续性。

通过近自然恢复及修复治理后的精准管护,曾经草原有害生物危害猖獗、退化十分严重的地块,实现了较好恢复。牧户华布草场牧草总产量最高达每亩2715公斤,可食产量最高达到每亩2579公斤,总产量平均达到每亩1748公斤,可食产量平均达到每亩1639公斤,草场植被高度达到100—120厘米;牧户索南达吉草场牧草总产量最高达到每亩1985公斤,可食产量最高达到每亩1649公斤,总产量平均达到每亩1498公斤,可食产量平均达到每亩1354公斤,草场植被高度达到90—105厘米。

周华坤团队提出了“一控二补三调”的退化草地综合治理体系,即控制鼠害,补充土壤养分、补播乡土草种,调节放牧措施、调节土壤微生物组成、调节土壤理化属性。近3年,河南县累计应用推广12万亩中轻度退化草地修复治理,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原标题:青海退化高寒草地生态可持续恢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