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载歌载舞的西藏民间音乐-连环夺宝官方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9-01-04 14:29:04丨来源:人民网-西藏频道丨作者:快搜西藏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西藏素有“歌舞海洋”美称,有歌必生舞,有舞必有歌。

西藏素有“歌舞的海洋”的美称,有歌必生舞,有舞必有歌,载歌载舞就成为西藏音乐的最大特点之一,这是由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所致。众所周知,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每当唱起歌的时候就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已经成为一种惯例。一来,以“舞”将歌曲内容表达得淋漓尽致;二来,以“舞”达到取暖的效果。 

民间音乐在西藏传统音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无论是从品种或是从内容丰富程度上讲,它都位居西藏音乐四大类之首。从体裁上分,民间音乐可分为歌舞类、民歌类、劳动歌曲类、说唱类和器乐类。

从体裁上分,西藏民歌可分为酒歌、情歌、山歌、颂歌、迎亲歌,征战歌等10余种。其中,酒歌、情歌、颂歌、迎亲歌等分布较广,几乎遍布藏族聚居的所有地区。

牧歌也被称为山歌,流传在西藏昌都一带,也包括四川甘孜、青海玉树和云南迪庆等其他省份的藏族聚居地区。藏族山歌的音域宽广,节拍、节奏自由,音色高亢、悠长,旋律起伏较大,特别适合牧民在山间、草地放牧牛羊时歌唱。征战歌则是一种古代将士们在出征前或胜利归来时演唱的歌曲,在约1300多年前的西藏吐蕃王朝时期十分盛行。

藏族在劳动中也形成了不少歌曲,这些歌曲分布于建筑、农业、牧业、副业和运输业等各个方面。在建筑时,人们唱起铲土歌、锯木歌、背石歌、打墙歌等;从事农业劳动时人们会唱起耕地歌、除草歌、收割歌、打场歌等;放牧时则唱起放牧歌、剪羊毛歌、挤奶歌等;从事炒青稞、磨饲料、榨油等副业劳动或者赶着骡马、牦牛,划着牛皮船运输货物时,人们也要唱起相关的歌。从中不难看出藏族善于唱歌、热爱唱歌的性格。

广袤的草原,遍地的牛羊,温馨的帐篷,飘香的青稞,雪山下凸起的古格城堡,英雄格萨尔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欢快的旋律从扎年琴的琴弦上流出,年轻的牧女们踏着轻盈的舞步从草原走来……

载歌载舞是西藏音乐最大的特点,“舞”将歌曲内容表达得淋漓尽致

众所周知,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每当唱起歌的时候就情不自尽地跳起舞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已成为一种惯例。因此,西藏享有“歌舞的海洋”的美称,有歌必生舞,有舞必有歌,载歌载舞就成为西藏音乐的最大特点之一。

总的说来,西藏的歌舞音乐有果谐、谐钦、热巴、堆谐、襄玛、弦子、阿尔谐、卓谐、宣、嗦等等。

演员在表演拉玉谐钦

“果谐”意为圆圈舞,流行在西藏广大农村的村广场、打麦场上,是农民群众喜爱的一种自娱性的古老的民间歌舞,不用乐器伴奏,男女分班一唱一和,此起彼落,载歌载舞。在农村长大的人,从小在果谐的歌声和舞步的熏陶下,人人都能跳果谐。因此果谐也几乎遍布全区,农区尤为盛行。随着地域的不同,果谐在西藏各地也有着不同的称谓。藏北草原又称“卓”,藏东昌都地方称“果尔卓”或“锅庄”,卫藏地方称“果谐”,林芝地方称“蕃”。

还有一种歌舞音乐叫“谐钦”,是一种在盛大、隆重的庆典场合中表演的庄重而典雅的歌舞。谐钦一般流行于西藏的广大农村和城镇,但藏北的牧区和藏东一带不流传这种艺术形式。

演员在表演“热巴”舞

“热巴”是流传在西藏东部和羌塘草原上的一种民间歌舞,是藏族古代灿烂文化艺术中一束多姿多彩的奇葩,其中丁青热巴名气最大。热巴的音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为舞蹈伴奏的音乐,另一种是歌唱或插曲,由热巴鼓、铜铃来担任伴奏。因热巴歌舞中经常穿插一些弦子,因此也使用牛角琴伴奏。牛角琴的演奏最善于表现热巴艺人的内心,使其音乐优美、抒情,而使用热巴鼓和铜铃乐器伴奏,使其音乐刚健、奔放。

藏族姑娘为游客表演后藏传统舞蹈“堆谐”

“堆谐”是广泛流传在西藏高原上的一种民间歌舞,藏语“堆”为上部的意思,具体指雅鲁藏布江上游的定日、拉孜、萨迦、昂仁等县以及阿里一带。藏语中“谐”是歌舞的意思,“堆谐”一词就是一种由“堆”以外的人们起的名称。之前随着甘丹颇章地方政权的建立,西藏各地的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活跃,“堆谐”这一歌舞艺术也因此逐渐传入拉萨,并由民间艺人们根据拉萨民歌的韵味特点进行改造,使其从粗犷开朗、活泼大方的“堆巴堆谐”演变成轻松活泼、优美含蓄的“拉萨堆谐”。如今在雪域高原上并存着三种“堆谐”,即拉萨堆谐、拉孜堆谐、定日堆谐。熟悉“堆谐”的人都知道,“堆谐”歌舞常由扎念琴来伴奏,其中拉萨堆谐是由扎念琴、扬琴、特琴、二胡、京胡、笛子和串铃等乐器伴奏。

娘热艺术团排练现场

“囊玛”歌舞一般流传于拉萨和日喀则市内,被视为城市化了的艺术。由于囊玛歌舞音乐的结构严谨、规范,旋律抒情、优美,舞姿柔美含蓄风格典雅、细腻,因此它在西藏歌舞艺术中表现得非常具有阴柔之美。囊玛歌舞的伴奏如同堆谐歌舞,常由扎念琴、扬琴、特琴、二胡、京胡、笛子和串铃等乐器担任。

“弦子”一词因用牛角琴伴奏而得名,实为“康木谐”(康区歌舞)之意。它是一种流传于西藏东部地区的民间歌舞,其中巴塘弦子名气最大。

弦子舞

“阿尔谐”是一种广泛流传在雪域高原上的建筑劳动歌舞,是在建筑寺庙、宫廷、庄园、修整屋顶或室内外地面时,边劳动、边歌舞的一种古老传统艺术形式。

“卓谐”乃藏语歌舞之意,是流传在拉萨、山南等地农村的一种群众性很强的扁园形腰鼓舞。“谐巴谐玛”藏语为男女歌舞者之意,这种歌舞一般流传于西藏的部分农区,包括阿里地区的日土县等。

“宣”是一种流传在西藏阿里一带的风格独特、历史悠久的古老民间歌舞,这种歌舞在西藏其它地方不曾见。

札达宣舞

“嗦”藏语为“呈献”的意思,是流传于日喀则的一种古老歌舞,一般在各宗教节日里表演。

从以上歌舞的介绍可以看出,载歌载舞是西藏音乐的特点,一方面可以用“舞”将歌曲内容表达得淋漓尽致,再者“舞”能达到取暖的效果。这也是西藏歌舞艺术特殊的功能所在之一。

民歌小调,唱出生活的艺术

西藏民歌是流传于西藏各地的民歌小调。格调高,内容广,大都是六字一句,四句一首,曲式结构为上下两句,旋律流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纵观西藏民歌的发展过程,反映了西藏社会历史、时代生活、风土人情以及文化艺术演变的基本概况。

民歌作为语言交流使用广泛

早在西藏文字出现以前,民歌作为口头文学的民族形式,已经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了。藏文产生和运用后,不仅促进了藏民族社会的进步和文化发展,民歌也因此被文人充分采用。从发现的藏文文献中看,古代藏族人民的语言交流,常用民歌作为表达方式。据史料记载,起码在六世纪的时候,藏族民歌就已经作为语言交流使用了。

西藏的民歌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本身的演变,依然具有可诵、可唱并能随歌伴舞的特点。所以,人们往往一谈到民歌,便容易联系到音乐和舞蹈方面。但有些人常常把民歌与乐曲、舞蹈在概念上混淆。事实上,西藏民歌与音乐、舞蹈是有很大区别的。按其结构和表达形式分,西藏民歌可分为“鲁”(亦称“古如”)和“谐”两大类。

“鲁体”民歌又分为“拉鲁”—山歌和“卓鲁”—牧歌。“鲁体”民歌一般句数不等,有三五六句,多至十余句,每句的音节相等,一般六至十一个音节。这种民歌形式应用,早在八世纪的时候就有文字记载,可以说是西藏民歌中最早的一种类型。

“谐体”民歌品种较多。从地区划分,“堆谐”流行于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康谐”流行于昌都以东的地区;“巴谐”即巴塘弦子。从内容与形式来分:“谐青”—颂歌,专在仪式、典礼上唱;“达谐”—箭歌、“热谐”—铃鼓舞中唱歌、“谐”—酒歌;“次加”—对歌;“兑谐”(或称“杂鲁”)—情歌。

在劳动中产生的那些歌曲

民歌从体裁上讲可分为酒歌、情歌、朝圣歌、对歌、山歌(牧歌)、儿歌、颂歌、迎亲歌、征战歌、猜歌、民歌小调强盗歌等。其中,酒歌、情歌、儿歌、颂歌、迎亲歌和对歌的分布较广,几乎遍布全西藏。山歌也称牧歌,一般流传于康区(包括那曲)一带,其音域宽广,节拍、节奏自由,音色高亢、悠长,旋律起伏较大。征战歌藏语称“百”、“佳降”,是一种古代将士们在出征前或胜利归来时演唱的歌曲,据说在吐蕃王朝时期盛行,后来流传于西藏的部分地区,包括山南的琼结县。强盗歌一般流传于那曲的部分县。

打阿嘎

除了民歌,劳动歌曲也是西藏特有的歌曲。劳动是人们最直接的一项社会活动,它贯穿于人类发展史。在音乐理论界,有的专家学者习惯把劳动歌曲划为民歌类之中,是有道理的。但考虑到这种歌曲的体裁,品种及数量等特点,从民歌中抽出来单独划分更能体现西藏民间音乐的特色。西藏的劳动歌曲可分为五种,即建筑劳动歌曲、农业劳动歌曲、牧业劳动歌曲、副业劳动歌曲和运输业劳动歌曲。

牛皮船

建筑劳动歌曲包括铲土歌、抬运巨石歌、锯木歌、背石块歌、砸地基歌、打墙歌及打阿嘎歌等。农业劳动歌曲包括耕地歌、铲土歌、除草歌、运肥歌、收割歌、打场歌等。牧业劳动歌曲包括放牧歌、打酥油歌、剪羊毛歌、挤奶歌等。副业劳动歌曲包括织氆氇歌、洗氆氇歌、炒青稞歌、磨饲料歌、榨油歌、箭歌等。运输业劳动歌曲包括马、骡、驴帮之歌、赶耗牛之歌、划牛皮船之歌等。

说唱,赞颂新人新事新风尚

“拉加咯(折嘎说唱的头词,意为神胜利了),今天是个好日子,请看天,太阳周围飘彩云,扎西德勒……”这是藏历正月初一,折嘎艺人按照传统风俗在各家各户门前说唱折嘎的一段唱词。从公元7世纪起流传的送吉祥、传好运的折嘎,是西藏民间音乐中说唱音乐的一种,每逢新年佳节和喜庆盛会之际,一些民间艺人便会上门祝福唱赞颂词。

古老的“吟游诗人”

“折”,藏语意为果实;“嘎”,藏语意为洁白,“折嘎”可译为“洁白的果实”或“吉祥的果实”。这种说唱形式广泛流传于西藏以及青海、四川等省区的藏族聚居地区。

手拿木棍,怀揣木碗,肩背假面具,乍一看像是沿门乞讨的乞丐。虽然是“乞讨”性的表演,可一旦折嘎的说唱者开口唱出吉祥的祝词,再配以风趣幽默的表演,便又是另一番样子了。

折嘎老艺人次仁顿珠曾说过:“我们折嘎要有格西一般的学问,鹦鹉一般的舌头。说到可笑处,听的人脸上要开出花来;说到好处,听的人心里要沁出蜜。”口齿灵敏的折嘎艺人在各地流浪,见到什么就说唱什么,内容天马行空,无拘无束,语言诙谐优美。这是典型的古代吟游诗人的形象。

那些吟游诗人曾出现在中世纪的欧洲,也出现在莎士比亚戏剧以及《堂·吉诃德》中。可以说他们的身影出没在世界文明史中,集说唱、戏剧和杂耍于一身。平时四处流浪,逢着节日、婚庆等,在乡村、城镇的墙头、广场、寺庙,一边弹奏乐器一边表演,他们把当时的社会新闻和人们的思想情绪广为传播,广袤的西藏自然也是适合他们生存的土壤。

藏历新年的习俗

藏历正月初一,按照传统的风俗,折嘎艺人要在启明星升起时,在各家各户门前高呼“拉加咯”,然后说唱折嘎。主人便高高兴兴地打开大门,开始庆祝新年的活动。

折嘎说唱艺人

折嘎分说和唱两部分。一般是先说后唱,并穿插一些简单的舞蹈。传统的折嘎唱词,开始都是祝福吉祥和丰收,接着述说自己从哪里来、到何处去,随后用夸张的词语赞颂自己的木棍、木碗、羊皮假面和自己的身体与装饰以及主人的茶好酒香、食物丰盛等。根据时间、地点、对象的不同,唱词也因之而异。大致包括述说折嘎形成历史、山川寺庙特色、各地风俗习惯,或对长官财主进行讽刺挖苦等。

这些唱词有相当大的即兴成分。演唱者不仅要吐词清楚,口齿伶俐,而且要掌握丰富多彩的藏族语言艺术,有一定的创作才能。西藏民主改革以后,折嘎艺术登上舞台。演唱形式有单人折嘎、双人折嘎、三人折嘎和折嘎小戏,演唱赞颂新人新事新风尚的新唱词。


精彩图集
热点资讯
  • · 
  • · 
  • · 
  • · 
草原旅游
  • · 
  • · 
  • ·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