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教师赴科右前旗教育扶贫服务团队:我和草原有个约定-连环夺宝官方版下载

发布时间:2023-03-01 14:35:10丨来源: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

2021-07-07 16:48 来源: 新华网


  草原人民爱唱“站在草原望北京”,如今,他们拥有了首都人民最珍贵的“回赠”。


  故事从2014年说起。从那年起,北京林业大学每年选派一批研究生到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部分学校支教。为强化对草原孩子支教力度,自2019年起,北京林业大学又增加优秀青年教师加入支教团队,开始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北京到科右前旗,绵绵1000余公里,这些师生们像北飞的候鸟,完成一次次饱含理想与情怀的爱心穿越,将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的暖风吹向草原。


  8年!10所中小学、6000余名学生、1.8万余课时,91名优秀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打造了队伍规模和授课总时长居全国第一的奇迹!


  以一灯传至诸灯,终至万灯皆明。这是支教老师们在前旗挥洒汗水,奉献青春,脚踏实地成为平平无奇实干者,仰望星空成为默默无闻梦想家的写照!


  随着暑假的来临,北京林业大学第二届教师赴科右前旗教育扶贫服务团队也完成了一年的支教任务,即将返程。


  他们留下的希望之火,犹如盛开在草原上火红的萨日朗,千里万里都会回头望。


  捧着一颗心来


  绿茵场、红色跑道、明亮的教学楼,这是科右前旗第二中学的校内风光,学生在这里散发着青春独有的光芒。随着支教团老师的入驻,更增添了一抹来自首都北京的清新活力。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师马开峰在指导学生。


  “香自苦寒来”的风骨、“她在丛中笑”的怡然、“清姿瘦影立悬崖,幽香润万家”的情怀,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师、花卉产业国家创新联盟成员马开峰博士喜爱梅花,希望自己所教授的学生也能够有梅花一般的品质。


  马开峰心里满满地装着教育理想,整天想着怎么让自己的课更有意思,怎样带孩子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对于“如何讲好一堂课”,马开峰有着自己的一番见解。高中生物课是一门相对难学的课程,有些概念抽象难懂,有些涉及原理与计算,而马开峰所授课的班级多数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实践能力较差。“如何讲好一堂生物课”成了摆在他面前的难题。马开峰将中国传统十大名花融入教学,在每节课课件的封面上,先展示出十大名花的图片,利用2-3分钟讲解其分布、特征、生活中代表的含义等,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热情。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班级学生生物课平均成绩比其他普通班高出10分。


  课堂外,马开峰开始了温暖的爱心传递,他代表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党支部向前旗二中捐赠图书150本,协助北京成英基金会到农村走访二中贫困生48人,确定45名资助学生,资助总金额40.5万元。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教师黄艳辉与学生们。


  对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教师黄艳辉来说,支教的这一年,是一个披荆斩棘的过程。黄艳辉在前旗三中教授初二3个班级、173名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刚接手时,黄艳辉问其他任课老师,这几个班成绩怎么样,任课老师语焉不详,之后了解到,这些班级是平均分倒数的“差班”。当天,她暗下决心,要在自己手下,把3个班的成绩提高上去,如今她培养出满分及年级进步200名以上的学生30余名,班级平均分从倒数越入平行班前三名。


  记者问及她的良策妙计,黄艳辉却没有像记者想象中的那样侃侃而谈。反而,语速变慢,眼眶渐渐湿润。原来,她的女儿今年正好初三,中考时自己也不能赶回去陪伴。黄艳辉所教授的学习方法也是自己过去辅导女儿作业、课程时学来的,在这里,她无私地教授给了自己负责教学的学生们,让他们的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除了教学,黄艳辉经常到科右前旗的乡镇村屯深入调研,她从专业的眼光发现当地木材资源丰富,是具备发展家具企业的良好资源,但她发现去过的几个家具企业都存在规模较小、工艺技术落后、品牌宣传意识不强等问题。科右前旗的冬日异常寒冷,黄艳辉顾不得许多,多次前往居力很镇红旗村,帮助多个家具企业解决产品设计、生产以及品牌宣传的问题。


  支教一年,自教一生。这一年,这批支教成员远赴山海,给前旗的孩子带来了更多更优质的学习资源,以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打造优质课堂,以真情实意感育少年学子。




  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教师王贺在讲数学课。


  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教师王贺在前旗二中负责2个班的数学教学,每周18节课、课间批改作业、晚上准备教案,之所以每天都安排得这么满,是因为他要为孩子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之后的高考全力以赴。


  除日常教学外,王贺还积极参加“林翼”讲堂讲座,通过多样化方式对孩子们进行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临别在即,他们频频回首,舍不下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其实,孩子们也同样舍不得老师。




吴昊林(前排左一)


  不久前,刚入职便来到前旗支教的吴昊林感受到了一次心与心的碰撞。听说吴老师要回北京,学生单世权天真地说:“老师,你的工资多少钱,我们40多个人凑一凑也差不多,你别走了……”这话险些让这名年轻教师泪洒讲台。


  吴昊林有许多的不舍,还记得刚到前旗二中,走上三尺讲台,孩子们看见来了一位漂亮的女教师,眼睛里满是喜欢、好奇和期待。如何教孩子们学会更多的知识,才能对得起他们的期待。吴昊林发现只研究如何教,不去关注学生学习的动力,再好的教学都会打折扣。“我一直在想,假如我是孩子,会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孩子亲其师才可能信其道。”没过多长时间,吴昊林就走到了学生中去,与他们交朋友,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一年的时间里,吴昊林已然适应了教师的身份,站在小小的讲台为孩子们讲大大的世界,这份成就感之前从未有过。


  温暖的灯光下,他们与孩子们促膝长谈;温煦的晚风中,有师生一起打球的身影……他们是为孩子们传道授业的老师,也是亲切的大哥哥和大姐姐,给孩子们带来了最切实、最有益的帮助。


   留下一片绿意


  支教,不仅仅是一种愿望和情怀,更是一份光荣与责任。


  北京林业大学是以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草学和农林经济管理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作为这所大学的老师,孟京辉和王鹤松有着一样的想法,如果能以自己的所学为科右前旗的生态建设和保护做些什么,那该多好。




孟京辉(中)


  来支教后,孟京辉负责前旗二中高一年级9个班的英语口语教学工作,王鹤松则负责该校高三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王鹤松还和另外几位老师一起成立了前旗二中高三文科培优班,教学压力可想而知。


  作为林业科研工作者、作为硕士同班同学,孟京辉和王鹤松总想着发挥自己所学,在这块土地上多留下点儿什么。他们意识到开展科学研究不仅要写论文,还要面临工作第一线的挑战,为地方生态建设以及基层工作者的能力提升提供帮助。两位老师一拍即合,在支教之余开始了他们的生态“探寻”之旅。


  蒙古栎是科右前旗主要的次生林树种。为摸清林地情况,孟京辉和王鹤松先后到科右前旗索伦林场、乌兰大坝林场、兴隆林场,对栎类天然林分布情况进行系统考察,与基层林业工作者和农牧民直接对话。在考察中,他们发现,由于受过去滥采滥伐的影响,前旗栎类天然林几乎全部为萌生矮林,林分质量差,生态系统脆弱,极大地制约着其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等核心生态功能的发挥,亟待开展科学经营更新。


  今年6月20日,孟京辉再一次来到索伦林场,为当地森林经营提供建议和指导。在充分调查前旗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孟京辉与前旗林草局合作,为前旗栎类天然林完成了森林经营设计,并构建了示范林。提出了以森林经营为抓手,森林采伐剩余物发展食用菌,兼顾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乡村振兴新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可以保护生态,还可以变废为宝,一亩地可增收1000余元。




王鹤松在授课。

王鹤松在教学之余,还和前旗气象局合作,开展了气象科普教育工作,积极利用专业特长,为物候监测、气象观测、生态效益的评估与监测以及减灾保障服务方面提供连环夺宝官方版下载的技术支持,确保在带动当地经济振兴的同时,生态事业也实现高质量发展。

每一位接受教育的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这片茫茫大山里新生出的嫩芽,是带领乡村走向更美好未来的主力军。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薄文浩在科右前旗大坝沟中学“种”下了三棵树:他投身教育扶贫一线,为农村孩子播种知识的种子,点亮梦想的红星,种下梦想之树;他深入到贫困家庭中,为草原家庭汇聚社会温暖,播撒生活的希望和力量,种下希望之树;他走进田间地头,立志让良种扎根在前旗的土地上,种下了一棵又一棵枣树……


薄文浩

薄文浩负责初三年级的化学教学,刚来的时候,他发现有些学生基础薄弱,跟不上课程教学的要求,他很着急,马上开始找原因、想办法,深入学生家中进行谈心、家访。经过对学生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和校园生活的了解,他发现这些学生知识来源少,缺少理想信念教育,没有奋斗目标和学习动力。薄文浩深知,仅通过自己的化学课堂想改变现状,作用十分有限。

薄文浩认为,学生只有建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去过好求学读书阶段的人生,而如何建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答案还在书里。为了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读好书的机会、打开一个拓展知识视野、增强理想信念的窗口,薄文浩争取了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由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经济管理学院捐建的北京林业大学“红星读书室”在大坝沟中学正式“营业”。读书室还启动了“一本书”爱心传递计划之“手牵手”筑梦读书志愿项目,在北京林业大学招募百余名伴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带领大坝沟中学的孩子们品读一本本红色经典、一个个励志故事,用信仰、梦想、知识的力量,点亮彼此的精神世界。

屏幕那端,北京林业大学的大哥哥大姐姐分享读书心得,交流读书方法,畅谈学习体会;屏幕这端,大坝沟中学的孩子们充满好奇、聚精会神,在薄文浩的引导下线上共读,每个人都认真做笔记,对哥哥姐姐们的分享进行提问,现场气氛热烈、温馨和谐。

把论文写在前旗大地上,让科研成果惠及更多的草原儿女,一年的支教生涯中,薄文浩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除了校内的各项工作,薄文浩还走到田间地头,了解当地经济林种植现状,觉得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让科研成果真正走出校园,扎根祖国大地,于是,他把林木遗传育种学科枣育种课题组多年攻关得到的良种——“京沧1号”枣成功种植,目前正在前旗健康生长、开花结果,为前旗今后的林果产业升级带来了新希望。

洒下一片真情

美育,为孩子们埋下一颗美的“种子”,不仅开阔视野、还能丰富阅历。在农村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受困于经济、师资等多方面因素,美育远未达到理想境地。


赵文鹤和学生们合影

走进前旗三中,课堂上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就已“闯”进了记者的耳朵,一年的时间里,北京林业大学年轻教师赵文鹤教授的地理课总是这样欢乐又有趣。

赵文鹤的课,常常会因为“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几长河”“阿尔卑斯山在哪里”而停下来,孩子们不知道、没见过,赵文鹤就停下来耐心解释。她心里清楚,“在一年的时间里改变教育现状,几乎不可能。我能留下的是理想,是能够看到外界的一扇窗。”

纸质地图、电子地图、手机地图,这是我们常用的三种地图形态。但是,你见过用树叶做成的地图吗?

为了让孩子们加深对祖国的印象,让书本知识更加生动,赵文鹤指导孩子们用叶子制作了一幅名为《中国的底色》的作品。知山知水,才能成为祖国大地的园丁,为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为何起名“中国的底色”?因为正面是一幅完整的中国地图,把树叶置于地图的底面,不会破坏和影响地图的教学使用功能。而翻过地图,五颜六色的树叶正象征着中国的底色,即多彩的山河和多彩的民族。一幅全部由北京林业大学的树叶制作成的地图,像一根纽带连接了北京和科右前旗。

除此之外,赵文鹤带领学生们完成了世界各地著名景点的乐高模型,制作了由四万粒骰子组成的艺术品《燃灯者——致敬张桂梅》,她撰写的《地理课外活动实施方案》被纳入科右前旗第三中学的课程改革方案中。让赵文鹤欣喜的是,有趣的授课方式带来成绩的一路高歌猛进,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她所教授班级拿到平行班地理第一的成绩。

课堂之外,赵文鹤还编制与教授花式跳绳操,被纳入前旗三中课间操,实现初中生千人跳绳,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以“助力文化扶贫,传递书香爱心”为主题,依靠北京林业大学工会,赵文鹤组织北京林业大学各部门与前旗三中携手共建“三味书屋”,共捐赠图书2500余本,文具书包等百余套,倡议当地企业为学校优秀贫困学子设立助学金每年约3万元、捐赠体育用品近千件。

在科右前旗大坝沟中学,北京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上官大堰的到来让孩子们在拥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方面更进一步,为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打下了基础。

激发唤醒,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上官大堰以其独特的理念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的美术课程。谈及这一年的支教生活,上官大堰感触最多的是该校初一五班的学生,一次偶然促成了这段深厚的师生情。第一堂课上,由于投影仪损坏,他把原定的讲评课改为创作课,为学生们留下了“草原之夜”的命题创作。课堂上,孩子们随着老师的启发完成了一个个不同却又同样精彩的作品,孩子们激动、兴奋地画着,眼中的光芒,让上官大堰觉得一切都值得。




上官大堰

他走进乡村学校,是为了让孩子们走出山外,看到更宽广的世界,更美好的未来。一年的时间里,上官大堰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将前沿设计理念导入美术课堂。富媒体、课上训练、作品讲评、翻转课堂,从多层面守护乡村青少年的梦想。上官大堰还承担起学校“创客空间3d打印特长班”的授课和指导,为孩子们讲授3d软件知识。

草原的星空格外美丽,上官大堰不止一次站在学校的操场上仰望星空,等他环顾校园四周时,这片美丽星空下的校园文化亟需重视。课堂外,他对学校环境进行细致了解,通过对蒙古族文化的研究,提炼设计元素,融合现代科技,创作了“饮水思源”“源远流长”等3d打印作品,陈列于3d打印工作室供学生观摩。

时光荏苒,科右前旗和北京林业大学的联系因支教团开始,更以支教团为纽带而愈加紧密。学生们看到老师时眼里有星星,但随着离别将近,即使泪珠下一秒就要夺眶而出,也未能掩去这些星星的光芒。这份光芒来源于一批又一批北京林业大学支教团成员的启迪。

一约既定,念念不忘;薪火相传,昭昭有光。行文至此,北京林业大学第二届教师赴科右前旗教育扶贫服务团成员即将卸任,新一届优秀的青年教师也即将接过这神圣而光荣的使命,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大地上诠释什么是奉献的精神、不悔的韶华。

(采写:兴安日报记者 刘向阳 格格 武跟兄,原标题:我和草原有个约定——记北京林业大学第二届教师赴兴安盟科右前旗教育扶贫服务团队)


"));
网站地图